近日,上汽集团旗下第35艘自营滚装船正式交付使用,标志着中国最大汽车制造企业的全球化布局进入新阶段。这艘9500车位的"安吉安盛"轮不仅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运输船,更是上汽完善全球物流体系的重要一环。

自建船队破解出口瓶颈
在国际汽车贸易中,物流运输一直是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。上汽集团很早就意识到,要真正实现全球化发展,必须掌握物流主动权。从2016年组建第一支自营船队开始,上汽安吉物流已发展成为拥有35艘专业滚装船的庞大运输力量,年运输能力超过100万辆。
这种"造船出海"的战略为上汽带来了显著优势。一方面,自营船队确保了运输时效,新车下线后可直接装船发运,将传统的"车等船"模式转变为"船车同步"。另一方面,自有物流体系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,在目前国际滚装船租金高企的市场环境下,这一优势尤为突出。

安吉物流构建全球运输网络
作为上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,安吉物流已经构建起覆盖全球的汽车物流网络。目前,其运营航线遍布欧洲、东南亚、南美等主要汽车市场,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物流节点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安吉物流不仅服务于上汽自身,还对外开放40%的运力,助力其他中国汽车品牌出海。
在运输方式上,安吉物流创新性地采用了多式联运模式。通过整合远洋运输、内河航运、铁路和公路运输,形成了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。以欧洲市场为例,新车从上海港出发,经海运抵达鹿特丹后,可通过内河航运直达德国、法国等内陆国家,大幅提升了运输效率。

全产业链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
自营船队的持续扩容,是上汽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近年来,上汽逐步构建了从研发、制造到销售、服务的完整海外产业链。在研发端,上汽在德国、英国等地设立研发中心;在生产端,泰国、印尼等海外工厂陆续投产;在销售端,MG品牌已进入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这种全产业链布局带来了显著成效。2024年,上汽海外销量突破100万辆,连续八年保持中国车企出口第一。特别是在欧洲市场,MG品牌多款新能源车型进入销量前十,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。

未来展望
随着第35艘滚装船的投入使用,上汽的全球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。据悉,到2026年,上汽计划将外贸远洋船队规模扩大至22艘,形成更加完善的全球物流网络。同时,上汽将继续深化"Glocal"战略,推动产品研发、生产制造、营销服务的全面本土化。
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,上汽通过自建船队、完善物流体系、布局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,为中国汽车品牌出海探索出了一条可行路径。这种"体系化出海"的模式,或将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。